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台湾足球和香港足球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台湾足球和香港足球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这个问题,熟悉华语流行乐坛的朋友们不难回答:台湾流行音乐无论是在创作力、创新能力还是曾涌现出的优秀音乐人和歌手来说,都比香港乐坛要强,比内地也强,直到今天,这种局面也没有改变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首先,台湾流行乐坛人才辈出,创作力旺盛,几乎每个年代都有才华横溢的音乐人和歌手。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,有庄奴、刘家昌、刘文正、邓丽君;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台湾乐坛的黄金年代,有罗大佑、齐秦、童安格、李宗盛、周华健、王杰、张雨生、齐豫、蔡琴、郑智化、赵传、周治平、伍佰、张信哲……优秀的音乐人和歌手数都数不完;进入21世纪后,台湾流行乐坛依然还有周杰伦、林俊杰、方文山、王力宏、五月天、梁静茹等中坚力量。
相比之下,香港流行乐坛尽管也曾涌现出黄霑、顾嘉辉、林夕、黄伟文、许冠杰、谭咏麟、张国荣、梅艳芳、张学友、Beyond乐队、刘德华、陈百强、陈奕迅、李克勤等巨星级音乐人和歌手,但是除了填词还比较强之外,整体作曲创作能力比台湾远为逊色。很多粤语歌曲的旋律都来自日本歌曲,香港填词人仅是填上词而已。
其次,和台湾流行乐坛相比,香港流行乐坛鲜有引领华语流行乐坛风气之先的深刻作品。台湾的罗大佑、齐秦、李宗盛和周杰伦,都是开创性的华语流行乐坛殿堂级人物,各领风骚很多年。而香港流行乐坛中,只有顾嘉辉、黄霑、郑国江等人为香港武侠电视剧创作的《铁血丹心》等中国风的歌曲,或许算是引领风气之先,后来Beyond乐队的粤语流行摇滚也颇具特色,此后,创作力每况愈下,只有张学友和陈奕迅还凭唱功屹立乐坛。
因此,在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,台湾是华语流行乐坛当仁不让的领军者。
首先声明一点,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香港都是当时70,80,90,的流行符号,整个亚洲都跟着香港在转,那些说台湾厉害的不是内心狭窄,就是眼光狭隘!根本不懂历史,紧紧因为台湾说国语,香港说粤语,自己听不懂就觉得不流行奇不奇怪!?
先说结论:肯定是台湾乐坛地位更高。
就像黄家驹所言:香港没有歌坛,只有娱乐圈!这话虽然有些意气成分,但多多少少反应了香港歌坛的一些问题。类似的话,黄霑也曾经讲过。
黄霑说香港的唱片公司给歌手出唱片,一定要能听到铜钱落到柜子里的声音。黄霑在香港歌坛的地位极为尊崇,他讲的这番话,直击香港歌坛的弊病沉珂。
两地歌坛虽然都注重对歌手的包装,但香港歌坛利字当头,金钱至上。台湾歌坛则兼容并蓄,多样发展。
相对于香港而言,台湾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,道理不用说大家也都明白。所以才会有人把香港称之为“文化荒漠”。
台湾流行歌坛的发展脉络非常清晰,丰富的多元化,而且没有明显的断层。
从民歌运动到罗大佑、苏芮掀起的黑色狂潮,再到齐秦、李宗盛他们把流行音乐带到高度城市化,90年代迈入唱片工业化时代,千禧年之后有周杰伦、林俊杰接盘。
但香港歌坛从四大天王淡出之后,持续低迷到今天。
而且,台湾歌坛的主基调是国语歌,更有利于台湾流行歌曲在华人世界大杀四方。
超级天皇天后级巨星
香港:
许冠杰、谭咏麟、张国荣、林子祥、罗文、陈百强、徐小凤、甄妮、梅艳芳
台湾:
邓丽君
天王天后级巨星
香港:
张学友、刘德华、黎明、郭富城、黄家驹、吕方、李克芹、黄凯芹、谢霆锋、陈奕信、陈慧娴、叶倩文、林忆莲、王菲、郑秀文、容祖儿、陈慧琳、杨千嬅
台湾:
齐秦、童安格、张宇、周杰伦、苏芮、张惠妹、潘美辰
港台:
王杰、周华健
创作大师
香港:
顾家辉、黄霑、许冠杰、黄家驹、向雪怀、黎小田、黎彼得、蔡国权、陈百强、林子祥、黄凯芹、卢冠廷、雷颂德、郑国江、卢国沾、林振强、林慕德、林敏聪、林敏怡、林夕、潘源良、潘伟源、小美、谭咏麟、张国荣、陈少琪、简宁、鲍比达、杜自持、周启生
台湾:
罗大佑、李宗盛、齐秦、童安格、张宇、伍思凯、伍佰、庚澄庆、周传雄、小虫、刘家昌、周杰伦
港台:
王杰、周华健
当然是台湾乐坛更高,高过香港乐坛两三倍以上。
一、百年华语乐坛,最强的两个人(齐秦和罗大佑)均来自台湾乐坛!
这两人,真的很强,单独成为一档的。其他的人,离他们还有一段距离。
二、台湾乐坛更具人文性、艺术性
香港乐坛追求商业化,长久追求艺术性的,只有张国荣、王菲、林子祥、陈奕迅等人。张学友、谭咏麟等人,追求商业化为主,追求了一辈子,还在追求,没完没了。
他们,跟艺术是不沾边的。
是的,张学友和谭咏麟,他们唱的每一首歌,都和艺术不沾边,他们只能称为唱将,永远成不了艺术家。
三、台湾乐坛的巨星更多,经典作品层出不穷
台湾歌手,如潮水,一轮轮,无穷无尽。除了齐秦和罗大佑,还有童安格、齐豫、莫文蔚(她是滚石打造的国语歌手)、苏芮、ALLIN、苏打绿、周杰伦、王力宏、陶喆、徐佳莹等,无穷无尽。
香港方面呢?中青年一代,仅剩余一个陈奕迅在苦苦支撑。
邓紫棋,唱功是不错,但优秀作品还是不多,比大陆的青年一代赵雷、宋冬野等人,还差远了。
台湾方面,当打之年的还有ALLIN、苏打绿、徐佳莹等人。
四、香港乐坛,随着香港的经济下滑,也产生了极严重的下滑,而且,深不见底。
谢邀!港澳台都有自己的足球协会,和中国队一样,都是亚足联和国际足联的成员,能参加国际足联A级赛事;并且中国香港和中华台北是亚足联创始会员之一。
香港足球总会成立于1914年,并在1954年加入了国际足联和亚足联,是亚足联的创会成员之一,于1956年主办第一届亚洲杯且获得季军;而于香港奥运足球代表队则于2009年东亚运动会夺得足球项目金牌。
中国香港队
在香港、澳门分别回归祖国后,根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,允许香港、澳门继续拥有自己的足球代表队,并冠用"中国香港"和“中国澳门”的名义参与。
中国澳门队
中华台北,在1949年后以台湾队的名义参加国际比赛;
1954年,以“中华全国足球委员会”的名义重新加入国际足联后以“中华民国队”或是“中华队”的名义参加国际比赛;
在197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足球协会以中国的名义加入到亚足联后,次年台湾当局足协退出亚足联而加入大洋洲足联。
1981年,通过协商台湾当局开始以中华台北队的名义参加国际比赛并于1989年重返亚足联。
中华台北队
中华台北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一度辉煌,并获得1954和1958年两届亚运会冠军,1960和1968年分获亚洲杯的三四名,甚至还参加了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并打入了3球,要早于08年北京奥运会董方卓的进球48年。
CBA曾经有过一支香港球队-香港飞龙队
香港飞龙队在2002至2003赛季加盟CBA联赛,在常规赛的26场比赛中仅仅赢得1场,之后因资金问题宣布解散。可见CBA不是没有接纳过香港的球队。只是香港球队的实力和资金问题而没有成事。
1.香港篮球水平低下,难以打进CBA
香港也有自己的篮球联赛-香港男子甲一组篮球联赛。联赛成立于1954年,足足比CBA成立时间早41年。香港男子甲一组篮球联赛总共有8支球队。并且仿照NBA模式分常规赛/季后赛和明星赛,但同时也有升降级制度。
香港的联赛只有8支球队。每年的三至七月期间,在港九新界各大体育馆进行竞赛。香港甲一联赛不是一个市场化运作的赛事。
几乎所有的球员都有自己的工作,打球只是他们工作以外的一个“爱好”——没有自己的场地、没有自己的训练场所,打球得到的薪水也不足以养家糊口。那些参赛球员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全职工作,有的是警察、有的是体育老师。所以球员都是业余的。根本不可能通过CBA的体测。
2.市场容量少,投资匮乏。
香港本身地小人少。篮球的受众也不及足球。所以很难有人愿意投资一个职业球队。就以前面的飞龙队为例,只打了一个CBA赛季就退出,并且球队至今依然欠薪。
与国家明确提出2035年体育产业占GDP将达4%不同。从下图可见,体育产业占香港gdp比例几乎可以勿略不计。
并且Cba球员年薪动辄百万,甚至千万。可见投资一个职业球队是一个天文数字。包括场地、教练、人员工资、后勤等,一个赛季开支恐怕是以亿计算。
结语:要组一支CBA球队,除了财力上的要求外。球员的基础是最重要的。假如球员都不是经过从小正规培养和没有篮球群众基础。那么根本不可能集齐有能力的职业球员。所以香港没有Cba球队是多方面的原因。包括球员基础、投资和培训等。
当时为了要组办号称“横跨港台地区的全国赛事”,中国篮协有意再引进一支香港球队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2002-03赛季,香港飞龙队正式加入CBA联赛,但,令人意外的是,仅仅存在了一年的香港飞龙队便黯然退场。
实事求是地说,香港飞龙并非一支严格意义上的香港队,其13个主场有11个主场是设置在广东深圳,只有主场对阵台湾新浪狮和浙江中欣男篮(现浙江稠州银行男篮)的比赛是放在了主场香港。
新赛季开始之前,中国篮协将原本属于新疆男篮的第一位选秀权给了香港飞龙男篮,他们用这个选秀权摘下了薛玉洋,同时,在引援上,引进了吕晓明、老将孙凤江和入选过国家队的欧阳贵景;外援方面,香港飞龙选择了沙龙-莱特和威利-米切尔这对组合。沙龙-莱特是94年首轮第6顺位被76人选中,首个赛季便场均砍下11.4分6篮板的数据,但是后来由于车祸断送了NBA生涯,随后来到香港飞龙。
就这样,香港飞龙开始了CBA之旅。揭幕战对阵北京男篮,香港飞龙男篮仅以5分之差落败,让人似乎看到了希望,但随后的比赛中,香港飞龙因为资金不足,导致战绩越来越差,甚至在最后几轮比赛,香港飞龙男篮只能带着7、8名球员去前往客场比赛,回来的旅程甚至还需要借钱。一些球员选择离开,外援拿完钱联赛还没打完就走了。
面对球队困境,香港飞龙也进行了相对应的措施,在招商方面,原本一家企业打算出资800万买下场地广告和冠名权,但是老板非要1000万,最后谈崩了。
2003年1月18日,长春解放大路学校职业篮球俱乐部与香港飞龙签订了收购合同,出资约四百万元人民币收购了香港飞龙队百分之七十六的股份,并提请中国篮协将香港飞龙的主场设在长春。但是当时香港飞龙男篮不愿意放弃“香港”的头衔,中国篮协也考虑到这支球队的特殊因素,最终收购一事再次以失败而告终。
这个赛季结束后,香港飞龙直接宣布解散。但是,时至今日,球队欠下球员和教练的薪水并没有还清。
“没有工资,没有赞助,单纯喜欢”,就是香港球员们的真实写照。直至2016年3月3日,香港首支职业男子篮球队——东方龙狮篮球队成立,香港队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球员。
2016年年底,东方龙狮队首度出征东南亚职业篮球联赛(ABL),表现强势的他们在常规赛以16胜4负领跑联盟,在季后赛中他们也先后击败越南西贡热火、新加坡腾飞之狮问鼎冠军。
新一赛季的ABL已于去年11月17日正式开锣,东方龙狮队继续代表香港出战角逐,为了增强内线实力,球队还签入了菲律宾大前锋史迪赫汀加,争取卫冕冠军。
除了东方龙狮队,香港男篮还有另外一位职业球员,他就是有着“香港邓肯”之称的惠龙儿。惠龙儿是香港男篮的中流砥柱,2016和2017连续两年香港甲一篮球联赛MVP均被惠龙儿夺下。
在香港半职业联赛中早已“一览众山小”的他,渴望着能登陆CBA打职业联赛。2017年的CBA选秀大会,他如愿以偿地加盟了浙江稠州银行队。
“不是说你在香港能够得30分就能打职业,而是看你在球队中的角色,去配合打职业联赛。”在惠龙儿看来,香港球员其实也是有机会打入CBA的,但香港还没有形成一个成型的计划帮助球员发展。
虽然香港男篮的职业化程度还不高,但篮球在香港的氛围越来越好,越来越多青少年去追求自己的篮球梦,香港篮球总会推出的一系列篮球训练计划受到追捧。还有不少中学的体育教师自发组成篮球培训联盟,为小学、中学里喜欢篮球的孩子们进行指导。
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香港不仅有足球,还会有篮球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台湾足球和香港足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台湾足球和香港足球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